8月消費增速7.5% 彰顯中國經濟韌性
9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,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896億元,同比增長7.5%,增速比7月回落0.1個百分點;扣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增長9.3%,比7月加快0.5個百分點。
作為拉動經濟增長“三駕馬車”之一的消費,是國民經濟高質量增長的“壓艙石”。近年來,我國一直大力營造有利于國內消費需求平穩增長的制度環境,積極推動消費轉型升級,有力推動中國從“世界工廠”向“世界市場”的角色轉換。數據顯示,2018年消費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已達76.2%,連續六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。
當前,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,國內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,經濟下行壓力加大,在這樣的背景下,消費領域的增長更具成色,更能體現中國經濟的韌性。數據顯示,1-8月份,全國網上零售額64393億元,同比增長16.8%,增速與1-7月持平。其中,實物商品的網上零售額為50745億元,同比增長20.8%;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9.4%,比上年同期提高2.1個百分點。
中國消費呈現出“轉型升級”的良好態勢。其中,最能體現消費升級態勢的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比接近50%,已達到較高收入國家的水平。
最新統計數據也進一步印證了這個特點。比如,8月限額以上單位文化辦公用品類和化妝品類商品分別增長19.8%和12.8%,增速比7月分別加快5.3和3.4個百分點,遠遠高于傳統商品類商品消費。
另外,假日消費數據也體現出明顯的“轉型升級”態勢。經文化和旅游部綜合測算,2019年中秋節全國接待國內旅游總人數1.05億人次,同比增長7.6%;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72.8億元,同比增長8.7%。值得一提的是,各地結合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中秋團圓日等因素,紛紛舉辦融親情思念、家國情懷、傳統文化、地方元素于一體的“慶中秋”活動,有76.4%的游客參與了中秋節文化主題活動。這說明,中國從供給端發力,積極為消費者提供了多層次選擇的文化消費產品,以“供給升級”層面進一步推動了消費升級。
消費連續六年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,體現了消費領域“穩中有進”的總體運行態勢,彰顯了消費的抗壓能力和發展潛力,體現出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和回旋余地。
消費穩中有進,呈現轉型升級良好態勢,主要是受中國改革開放釋放的動力推動,也是中國實施創新發展戰略帶來的制度紅利。在這方面,8月經濟數據也給予了有力證明。8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6.4%,增速比7月加快0.1個百分點;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52.5%,繼續位于榮枯線之上。1-7月,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利潤同比增長9.2%;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.6%,其中,戰略性新興服務業、高技術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分別增長12.2%、12.0%和11.6%,比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的增速分別快了2.6、2.4和2.0個百分點。
服務業是提供就業崗位最多的行業之一,因此,服務業發展好壞直接關系到居民就業的穩定和收入的可持續增長,恰恰是中國消費穩中有進的基礎和保障。8月份經濟數據,已反映出服務業良好的發展態勢,彰顯中國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成色。